網頁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罪●愛 ('Tis Pity She's a Whore) - 2014 International Tour



作為一個Plays剛入門的新手 我真的不敢多說太多

作為一個最近看了一堆莎劇的劇迷 我卻還是有一點點想法

先說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Hamlet

每個人看戲的重點都不同

或許我覺得不可或缺的點並不是大家都這麼覺得

That's fine and that's the reason that makes theatre alive :)






1. 劇情 3*

沒看過原著, 不清楚刪了哪些, 但是就演後座談聽起來, 我並不認同結局改成這樣...

就像每一次莎劇被復排, 導演都會被問到的問題: Why this one? Why now? 除了劇情很勁爆之外, 導演在這個時間點選擇重新演這齣戲應該要有自己的想法, 很可惜我看不到這樣的想法

故事張力是很夠, 但是身為一個觀眾我更在意的是故事與觀眾之間的engagement, connection…whatever you wanna say. 一個無法激起觀眾共鳴, 與觀眾連結的故事是死的(所以你看小寶的Stephen Ward很快就死了 顆顆)。

在這齣戲裡, 你可以看到很活在自己世界的哥哥, 很白目的青春期妹妹, 很混亂的成人世界, 但是你很難…對任何一個角色, 對任何一條主支線劇情產生任何人性上的認同, 共鳴, 同情或厭惡(不只是同情 有時候厭惡也是一種觀眾共鳴), 如果真的如演後座談所說刪掉了神父完勝的結局, 那麼這恐怕就不是原著劇本而是改編方向的問題了。

誠然這個時代宗教的力量或壓迫已經不再這麼深刻, 但壓迫其實以各種方式處處存在, 我可以想像保留原本的結局應該可以讓整個故事更有重點一些, 特別是這齣戲男女主角的愛情並不是遭遇能令人單純同情的世仇障礙(羅密歐與茱麗葉), 而是到任何一個社會都不可能被認同的兄妹亂倫plus兩人非常明顯的中二病。



最後當然要提的一點是, John Ford是晚了老莎大約二三十年的劇作家, 在一個這麼像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中, 可以頗清楚的看清, 為什麼莎士比亞是莎士比亞, 而John Ford不是莎士比亞(這是哪來的廢話?!XD)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刪減的關係, ‘Tis Pity She’s a Whore劇情的編排的確有其吸引力, 但語言文字的魅力卻遠遠不如老莎(不過當然也比老莎好懂很多就是了…)。我無法在這一個作品中看到普世性的人性共鳴, 也無法看到作者對於人性的透徹洞悉, 在台詞中, 我也看不到什麼讓人拍案叫絕的論述。

而我認為, 當我們在450年後重排老莎的戲時依然無法捨棄艱澀難懂的古英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無法捨棄以上這些文字魅力, 但當劇本是John Ford時, 似乎就讓人覺得…其實你直接把對白改成現代英文, 應該也沒很大差別…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最後Q&A有人會提到這個點…因為觀眾感受不到台詞的魅力, 自然會質疑你為什麼要如此執著於艱澀的原文



整體來說, 無論是改編的方向所造成的, 亦或是原著劇本本身就有缺陷, ‘Tis Pity She’s a Whore的劇情整體流於華而不實, 乍看之下有很大的衝突戲劇性, 停下來思考卻品不出什麼味來, 一齣戲演完後給你的感覺就是: “喔 演完了 然後呢?”

相信這是編劇和導演可以再多加加油的地方



2. 演員 4*

這一組演員都很年輕, 帥哥不少 <--- 重點?!

咳 不是 我是說, 年輕的演員就會很有活力(?)

好啦, 重點是, 整體來說演員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剛開始會覺得Annabella的演技流於誇張, 但後半段有漸入佳境的狀態。Orlando James的表演則相當投入, 充分詮釋出Giovanni(這個神經病)的瘋狂病態, 尤其在最後一幕的表現, 既痴狂又著迷的演譯頗值得稱許
---> 雖然某程度來說我覺得這種情緒大開大闔的角色是相對容易詮釋的



演員部分我比較有意見的還是導演所安排的走位

除了幾個主角之外, ensemble長年(?)待在台上的安排個人覺得還頗令人分心的…客廳版Coriolanus也是幾乎所有演員不離開舞台, 但是造成的干擾就不會這麼大

當然我知道導演有要表達這個或那個的用意, 但個人覺得這些都是次要, 一個畫面只有一個重點, 其他的鋪陳應該要能support這個重點, 加強這個重點, 而不是模糊焦點

更重要的是, 我可以明白導演想藉由ensemble暗示很多很多東西, 但是你的這些暗示應該要整體貼合於劇情主線or你所想要表達的重點方向, 而不是把一堆東西塞上去, 然後說我什麼都放了所以我很用心大家快給我拍拍手(囧)



3. 佈景舞台 2*

同一個空間不換景的手法確實讓整齣戲更有少女的幻想+更順暢流動

但是個人認為, 既然你要一景到底, 就要用心些…

再一次, 你可以用舞台佈景去暗示你所想要暗示的, 但是你不能讓觀眾因此失焦

好的暗示是潛移默化的, 觀眾並不一定真的看進去了每一個細節, 但是到最後他們對整齣戲的感受的確被這些暗示導向了導演所希望的方向

不好的暗示就是讓觀眾有機會盯著某個點發呆, 默默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弄, 最慘的就是演後Q&A居然連助理導演都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 而演員們一聽就知道是硬湊出來的答案…



舞台搞成這樣…本身其實就是一種失敗…

的確我認同你所說舞台上沒有一個東西是亂放的, 但是當演員和助理導演都不真知道放在那裏是什麼意思時, 你又怎麼能期待觀眾能知道, 當然就更不能期待這些東西能在整個劇場中起到任何推進加分的作用



最後一個致命的點是…戲劇院的舞台對這齣戲來說真的太大…

Q&A演員們提到這是他們巡演多個國家中最大的劇院

大家不要聽到”最”就高潮歡呼好嗎…biggest is not the best!

這齣戲整體的設計看起來就應該要在小很多的舞台上演, 整個戲劇效果會更集中, 或許就比較不會出現像之前提到的很多地方讓人分心的問題

小劇院的戲不能直接往大劇院搬, 這是很基本的常識, 誰能想像Chocolate Factory的Candide或Almeida Theatre的American Psycho搬進London Palladium會是什麼鬼樣子?

但無奈這樣的巡演團不可能只因為我們沒有正式的小場地就做出太多的改動, 我們也就只能被迫接受這種不協調的演出



4. 兩廳院 4*

首先先為兩廳院這次的用心拍拍手, 每一場演出前有導聆, 最後一場演出後有Q&A, 這是一種很棒的觀眾教育與互動, 非常值得肯定!

Q&A這段真的是很棒, 觀眾提的問題都不錯, 演員和助理導演也都回答得很認真用心, 兩廳院派出的翻譯更是強到爆炸的專業, 有時候我聽不懂中文提問還愣是在她翻譯的時候用英文聽懂了XD



我比較有一點點意見的是導聆…

個人覺得, 這個部分介紹背景非常好, 無論是劇本成書的背景或是故事本身的時代背景, 能幫觀眾補足這方面的知識對進場後快速進入狀況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 其實可以不用“教導”觀眾該怎麼看戲…

劇場的手法是很值得開班授課沒錯, 但並不需要對一般觀眾詳細闡述, 我不需要知道你是用什麼技巧表現的, 我只需要真正去感受你所表現出來的是什麼。在開演前刻意強調這些, 不但沒事劇透了很多重點, 而且很大幅度地侷限了觀眾想像的可能性



最後是關於字幕的部分…

全英文演出的戲, 在台灣當然是一定要打字幕的, 何況是這種古英文
但是我真的建議兩廳院可以想個辦法把字幕打在下面而不是兩邊

全場最讓人分心的就是字幕啊啊啊啊
因為除非坐很遠, 否則根本不可能一次把舞台和字幕容納在同一個視野裡

再加上那個翻譯其實翻得頗讓人無言(大約就是人人在翻The Hollow Crown的水準orz), 一句話拆成兩三句顯示, 主詞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我光理解中文字幕的意思就很費力, 看個沒幾句就決定放棄純用聽力看戲…

其實如果翻得不夠好又無法用好的方式呈現, 那真的不如讓全場裸聽, 至少舞台的戲劇性不會被這樣大打折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